2018年1—2月东亚寒潮

2018年1—2月东亚寒潮2018年1-2月东亚寒潮前后台北及香港最低温变化图日期2018年1月底到2月初地点东亚起因阻塞高气压

2018年1-2月东亚寒潮,又被大众媒体称为缓进式寒潮[1],是指2018年1月中旬双阻塞协同(大西洋-西欧阻塞和太平洋-北美阻塞)向极伸展,导致北极涛动(AO)位相转负,极涡分裂南下,大量冷空气在西伯利亚积累,造成西伯利亚高压较往年偏强。冷空气于1月底到2月初爆发,期间又阿拉斯加附近的阻塞高气压,导致西伯利亚的高气压无法顺利东移,造成东亚地区长久且气温偏低的寒潮,华东、华南、台湾普遍寒冷,韩国及日本部分降下大雪,华东部分地区出现10年来最大降雪,连福建厦门北部的高山也出现降雪情况[2],许多地区出现数十年来最久低温的纪录。

原因与经过[编辑]

正常情况下北半球高气压和低气压会绕著北极逆时针移动,但在2018年1月中旬北半球中高纬出现双阻塞协同(大西洋-西欧阻塞和太平洋-北美阻塞)向极入侵的形势,将两大洋中纬度暖湿空气输送至极地。在非绝热加热作用的主导下极区快速增暖,AO位相转负,极涡减弱并分裂,冷空气在西伯利亚地区持续累积,造成异常强的西伯利亚高压,伴随强的东亚横槽。下旬东亚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南下侵袭我国,寒潮爆发[3]。同期由于拉尼娜(反圣婴)现象导致阿拉斯加附近出现高气压,并且速度较缓慢而形成阻塞高气压,迫使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偏南并速度缓慢,造成东亚地区气温大规模下降,降温一直持续到2月初,形成了缓进式寒潮[4],各地低温开始的时间不一,香港自1月29日开始就受到10度以下摄氏低温的影响,并在2月1日测得此波寒潮当地的最低温,但台北直到3日才测得10度以下摄氏低温,并在5日测得此波寒潮当地的最低温,台北及香港都于7日中断连续数日低温低于摄氏十度。

影响[编辑]

中国大陆[编辑]

南京河西新城的积雪

受到寒潮影响,西北及东北地区用电量创历史新高[5],数百条高速公路封闭,影响春运[6],中央气象台在1月30日表示:“1月30日至2月5日,受频繁南下的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气温将持续偏低状态。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5~6℃。”[7],受到阻塞高气压影响,导致华南及华东地区出现异常低温,华北及东北沿海的海水结冰,1月27日晚上广东省韶关市开始雨雪冰冻的天气,28日辽东湾海冰厚达35公分[8],莱州湾海冰覆盖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9],29日湖北省襄阳市测得零下9.1度摄氏低温[10],30日广东省乐昌市梅花出现零下5.1度摄氏低温[11],2月1日广东省金子山出现冰墙与冰珊瑚[12],2日8时至3日7时贵州省有62个行政区处于摄氏零下,并有49个行政区降雪[13],4日福建省厦门军营村测得零下1.5度摄氏低温[14],厦门高山及福州下午也降雪,其中福州16年来首次降雪[15],泉州清源山更是时隔351年来首度降雪[16],云南省多条高速公路因结冰而封闭[17],上海市崇明区测得零下5.2度摄氏低温[18],山东省烟台测得零下9度摄氏低温[19],5日江苏省南京测得零下7.8度低温,比十年前的寒潮还低[20],截至6日,寒潮已在云南省造成44万人受灾,2,000万人民币损失[21][22],浙江省杭州已连续九日测得低于零下1度的低温,是2000年以来首次[23]。

香港[编辑]

2018年1-2月东亚寒潮前后香港气温变化图

受到寒潮影响,香港天文台在1月28日发出寒冷天气警告,31日大帽山测得零下1.8度摄氏低温[24],天文台在2月1日录得今年入冬以来最低6.8度,打鼓岭最低只有3.2度[25]。2月5日,天文台连续三天发霜冻警告[26],而前一天就在大屿山测得0.5摄氏度低温[27]。6日,香港受辐射冷却效应影响,大帽山测得0.3度摄氏低温,打鼓岭也测得0.9度摄氏低温[28],市区已连续9日测得10度以下低温,是继1968年来首次,已相隔半世纪[29],天文台在2月8日取消维持263小时15分钟的寒冷天气警告,为历年第2长的寒冷天气警告[30]。

台湾[编辑]

2018年1-2月东亚寒潮前后台北气温变化图

中央气象局在2月2日表示:“受到强烈冷气团来袭,这波寒流今天起全台要冷冻5天。预估水气和湿度及温度够,海拔1000公尺以上高山都有降雪的可能。”[31],受到寒潮影响,2日至3日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有49人因寒冷而猝死[32],4日桃园新屋区测得7.8度摄氏低温,新竹测得7.9度低温[33],海拔仅有1000多米的大屯山也降雪

[34]

,太平山从3日开始降雪,4日及5日不提供住宿[35],马祖出现16年来首次降雪[36],翌日新竹测得6.3度摄氏低温,新屋也有6.4度摄氏低温[37],2日至5日上午已有120人猝死,加上先前1月29日至2月1日上午134人猝死,截至5日上午全台湾已造成254人猝死[38],估计有323万农业损失[39],6日虽影响的程度逐渐减小,但受辐射冷却影响,中南部普遍比前一日最低温还低,嘉义测得6.9度摄氏低温[40],上午平地气温回到10度摄氏以上,新竹连续69小时处在10度摄氏以下低温,新北板桥也连续64小时处在10度摄氏以下低温[41],此外,低温也影响了7日花莲地震的搜救[42],之后温度逐步回升,不过10日开始受到一波干冷的冷气团影响,温度未回升到一般水平便再度回跌,12日清晨新北淡水测得9.1度摄氏低温[43],13日平地低温只有淡水跌破10度摄氏,与先前气象局估计6度摄氏低温[44]及日本气象协会(日语:日本気象協会)估计4度摄氏低温[45]相差甚远[46]。

韩国[编辑]

由于海洋的暖湿空气与大陆干冷空气在韩国上空交汇,使得首尔测得16.5厘米的积雪量,创下自2001年以来最多积雪量,而济州国际机场,因大雪导致数百个航班取消或延误,许多旅客被迫滞留[47],此波寒潮影响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筹备,零下20度摄氏低温使超过2000名志工退出筹备的工作[48]。

日本[编辑]

参见:2018年1-2月东亚寒潮对日本的影响(日语:平成30年豪雪)

2018年2月8日日本福井县坂井市积雪

强烈低气压及冷空气影响,北日本及太平洋沿岸地区降雪,2月3日秋田县由利本庄市有两名男子被雪覆盖而罹难,4日广岛县北广岛町有147公分的积雪,不常积雪的德岛县也积雪,全国交通大受影响[49],日本海侧的石川县白山市有93公分的积雪,是往年的两倍多[50],6日福井县积雪130公分,为37年最多,有1500辆车受困在国道8号芦原市至坂井市路段[51]。

参见[编辑]

同为阻塞高气压造成的寒潮:

2008年中国雪灾

近期较为严重的寒潮:

2016年东亚寒流

参考资料[编辑]

^ 王嘉庆. 「緩進式寒潮」爆發 周六起4天最冷. 苹果日报. 2018-01-29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繁体中文)

^ 席捲中港台的這場嚴寒到底有多「冷」?. BBC 中文网. 2018-02-05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中文)

^ Dong, W.; Zhao, L.; Zhou, S.; Shen, X. A. A Synergistic Effect of Blockings on a Persistent Strong Cold Surge in East Asia in January 2018. Atmosphere. 2020-02-20 [202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3). (英文)

^ 這波寒流為何冷那麼久?氣象局一張圖告訴你!.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繁体中文)

^ 受降雪低温影响 中国多地用电量突破历史极值. 新浪网. 2018-01-29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7). (简体中文)

^ 「冰凍春運」 陸13省逾百高速封閉. udn 联合新闻网. 2018-01-30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繁体中文)

^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 中东部“冰冻模式”持续将影响春运开端. 万家热线. 2018-01-29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简体中文)

^ 林瑞益. 海冰最厚達35公分!遼東灣連續3天發布藍色預警. 中时电子报. 2018-01-28 [2018-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7). (繁体中文)

^ 央视. 山东莱州湾海冰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 油田渔船停止作业. 新浪网. 2018-01-28 [2018-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7) (中文(简体)).

^ 湖北日报. 湖北进入持续低温冰冻模式襄阳迎40年最冷一天. 新华网湖北频道. 2018-01-29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中文(简体)).

^ 中国气象报社. 韶关:全力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中国气象局. 2018-01-30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7) (中文(简体)). }

^ 李霈韵. 连续寒潮冰冻 广东金子山现冰墙与冰珊瑚. 中国新闻网. 2018-01-31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中文(简体)).

^ 贵州将持续低温冰冻天气. 新华网. 2018-02-04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中文(简体)).

^ 海西晨报. 厦门“速冻模式”再开启 全市最低气温仅-1.5℃. 闽南网.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中文(简体)).

^ 福州新闻网. 近期福州气温继续低迷 5日市区或有零星小雨小雪. 福建东南新闻网. 2018-02-05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中文(简体)).

^ 【最強寒流】351年首次落雪 福建清源山交通大擠塞. 香港苹果日报. 2018-02-05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简体中文)

^ 昆明发布综合. 今日立春 云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仍将继续. 汉丰网.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简体中文)

^ 上海立春日却迎来“冰点”天气:局部最低温低于零下5摄氏度. 新华网. 2018-02-04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简体中文)

^ 水母网. 冷空气继续发威烟台今明还有降雪 最低温-8℃. 新华网山东频道. 2018-02-05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简体中文)

^ 南京日报. 低温已持续13天 比2008年还冷. 新浪网. 2018-02-06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简体中文)

^ 新京报. 云南低温冻害已致6万人受灾 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新浪网. 2018-02-05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简体中文)

^ 近期低温冻害已致云南44万人受灾. 新华网. 2018-02-06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简体中文)

^ 陈淑芝. 最低气温连续9天低于-1℃. 杭州网.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简体中文)

^ 【寒流襲港】大帽山錄得最低-1.8℃惟未結霜 登山客:可遇不可求. 香港01. 2018-01-31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繁体中文)

^ 寒流第三波周日殺到 天文台預測新界再低見4度. 香港经济日报. 2018-02-01 [2020-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繁体中文)

^ 天文台連續三天發霜凍警告 明早多區4至7度. 明报. 2018-02-05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繁体中文)

^ 李钰廷. 寶蓮寺未破零度都有冰柱? 疑似落過凍雨!. 香港苹果日报.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3). (繁体中文)

^ 打鼓嶺今早錄0.9°C低溫 21長者不適送院. 头条日报. 2018-02-06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繁体中文)

^ 【港半世紀首次】連續9日低過10°C反常?專家拆解成因. 苹果日报. 2016-02-06 [2016-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繁体中文)

^ 陈仲明. 寒冷天氣持續263小時15分鐘 歷來第二長. 大纪元时报-香港. 2018-02-08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繁体中文)

^ 阿里山一早4度 下周一晚降雪機率大. 苹果日报. 2018-02-02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繁体中文)

^ 张国钦. 寒潮凍全台!不到一天49人猝死. 中时电子报. 2018-02-03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繁体中文)

^ 郑宁. 緩進寒潮持續發威!全台急凍冷到下週三. Knowing.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繁体中文)

^ 北部也下雪了! 陽明山雪霰雙降白茫茫銀白世界! 陽明山降雪 民眾揪團衝上山追雪太刺激! 民眾轉往冷水坑泡腳取暖想追雪趕快衝! 估週一水氣減 下雪機率減. 台视新闻.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繁体中文)

^ 太平山持續降雪 4、5日不提供住宿. 台湾大纪元.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繁体中文)

^ 胡依北. 睽違16年! 馬祖壁山海拔298米飄雪了. 苹果日报. 2018-02-04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繁体中文)

^ 吴德荣. 老大洩天機/今極濕冷!新竹低溫僅6.3℃ 寒流冷到周三. 三立新闻网. 2018-02-05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繁体中文)

^ 「極寒冷氣團」發威超恐怖 短短3天全台120人猝死. 三立新闻网. 2018-02-05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8). (繁体中文)

^ 台寒流農損323萬 高接梨受損最嚴重. 大纪元. 2018-02-05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繁体中文)

^ 寒流持續發威!清晨嘉義6.9度、降雨趨緩 周六再一波冷氣團報到. 中天快点TV. 2018-02-06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繁体中文)

^ 今起緩回溫 週末另一波寒流南下、低溫再探7度.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02-06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繁体中文)

^ 陈苇庭. 寒流減弱水氣增 花蓮短暫雨搜救注意. 中央社即时新闻.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繁体中文)

^ 寒流來襲 今晨本島平地低溫淡水9.1℃. 公视新闻. 2018-02-12 [2018-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3). (繁体中文)

^ 寒流今晚報到! 下周一、二最冷低溫6℃. 苹果日报. 2018-02-09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繁体中文)

^ 下週一台北下探4度? 日本又有驚人預測.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02-06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繁体中文)

^ 告別冷空氣 專家︰未來一周舒適白天20度以上. Yahoo奇摩新闻. 2018-02-12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繁体中文)

^ 高源桦. 韓國立春之際遇大雪 濟州島逾百航班取消或延誤 旅客滯留機場. 香港01.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繁体中文)

^ 平昌冬奧「史上最冷」 2000志工集體退出.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02-04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繁体中文)

^ 吴彔瑾. 低氣壓持續影響 日本急凍 大規模降雪. 民视新闻.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繁体中文)

^ 日本連日大雪 廣島、石川積雪量達往年2倍. 民视新闻. 2018-02-05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繁体中文)

^ 日本福井縣1500車困公路 自衞隊出動500人剷雪. 苹果日报. 2018-02-06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繁体中文)

查论编寒潮北美洲

1886年—1887年北美隆冬(英语:Winter of 1886–87)

1888年美国西北寒潮(英语:1888 Northwest United States cold wave)

大冰冻(英语:Great Freeze)

1911年11月11日北美寒潮(英语:Great Blue Norther of November 11, 1911)

1912年美国寒潮(英语:1912 United States cold wave)

1936年北美寒潮(英语:1936 North American cold wave)

1977年1月北美寒潮

1978年北美寒潮(英语:Cold wave of 1978)

礼拜日大寒冷(英语:Cold Sunday)

1985年寒潮(英语:Winter 1985 cold wave)

1994年北美寒潮(英语:1994 North American cold wave)

2007年美西冰风暴(英语:2007 Western United States freeze)

2014年北美洲寒流

2014年11月北美寒潮(英语:November 2014 North American cold wave)

2015年2月北美寒潮(英语:February 2015 North American cold wave)

西伯利亚快车(英语:Siberian Express)

2017年—2018年北美寒潮(英语:2017–18 North American cold wave)

2019年北美洲寒流

2021年北美冬季风暴

2022年12月北美冬季风暴

2025年1月北美寒潮(英语:January 2025 North American cold wave)

欧洲

1683年—1684年霜害(英语:Great Frost of 1683–84)

1709年霜害

1894年—1895年英国隆冬(英语:Winter of 1894–95 in the United Kingdom)

1946年—1947年英国隆冬(英语:Winter of 1946–47 in the United Kingdom)

1962年—1963年英国隆冬(英语:Winter of 1962–63 in the United Kingdom)

1990年—1991年西欧隆冬(英语:Winter of 1990–91 in Western Europe)

2006年欧州寒潮(英语:2006 European cold wave)

2009年—2010年欧陆隆冬(英语:Winter of 2009–10 in Europe)

2010年瑞典寒潮(英语:2010 Swedish cold waves)

2009年—2010年大不列颠隆冬(英语:Winter of 2009–10 in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2010年—2011年大不列颠隆冬(英语:Winter of 2010–11 in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2012年初欧洲寒潮(英语:Early 2012 European cold wave)

2017年1月欧洲寒潮

东亚

1893年1月东亚世纪寒潮

1955年1月东亚寒潮

2005年3月东亚惊蛰寒潮

2008年中国雪灾

2009年—2010年东亚寒潮(英语:Winter storms of 2009–10 in East Asia)

2016年1月东亚霸王寒潮

2018年1—2月东亚寒潮

2020年—2021年欧亚大陆寒潮

大面积/其他

White Earthquake(英语:White Earthquake)

2011年北印度寒潮(英语:North Indian Cold Wave (2011))

2012年印度寒潮

2013年极端气候事件(英语:2013 extreme weather events)

2016年1月北半球寒流

2016年沙乌地阿拉伯暴风雪(英语:2016 Saudi Arabian snowstorm)

2017年北印度寒潮(英语:2017 North India cold 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