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天鸽对澳门的影响

风暴前酷热

编辑

2017年8月21日,由于受天鸽的外围下沉气流影响,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提醒澳门市民,澳门天气会较为酷热,呼吁居民慎防中暑并避免长时间曝晒及适时补充水分[13]。气象局在21日下午5时发出“特别报告”,表示天鸽将在22日进入南海北部,随后23日进一步移向广东沿岸,并为珠江口一带带来不稳定天气[14]。气象局在22日上午11时悬挂一号风球,当时天鸽集结在澳门之东南偏东约680公里。气象局表示,一号风球将会在日间维持[15],受到天鸽的下沉气流影响,路环九澳气象站测得最高气温摄氏39.0度,创下澳门有纪录以来,境内站点最高气温之纪录。而港澳码头则录得摄氏38.9度,大潭山气象站亦录得摄氏38.0度,是自193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广泛地区亦测得摄氏37度以上的高温[16]。虽然天鸽直指澳门而行,但是气象局在下午3时50分仍表示一号风球会在晚间维持。

气象局在晚上7时40分发出“特别报告”,表示当晚稍后会发出红色风暴潮警告,并于翌日早上8时生效,预料届时水位将开始高于内港路面。随后在晚上9时表示红色风暴潮警告约于翌日早上8时生效。由于天鸽进一步增强为台风,对澳门威胁倍增,气象局在晚上10时表示,翌日凌晨1时至3时考虑改挂三号风球;随后于23日凌晨2时确定在凌晨3时悬挂三号风球。气象局于凌晨3时正悬挂三号风球,当时天鸽已移至澳门之东南偏东约240公里。气象局表示早上视乎情况考虑改挂八号风球。

18年首挂十号风球

编辑

风暴吹袭期间,花地玛堂区情况

风暴吹袭期间,台山情况

风暴吹袭期间,提督马路情况

风暴吹袭期间,白朗古将军大马路情况

天鸽加速逼近珠江口一带,对澳门构成重大威胁,加上气象局悬挂八号风球的时间大幅滞后,导致需在短短2小时半内接连悬挂八号、九号及十号风球。气象局在早上6时15分表示考虑在上午9时或之前改挂八号风球,后于早上7时宣布预计在上午9时正式悬挂八号风球。气象局在上午9时正悬挂八号东北风球[17],香港天文台的路径图显示天鸽移至大潭山总部之东南约90公里[6],此时距离香港天文台发出十号飓风信号只有10分钟,澳门普遍地区风力在此前已达烈风程度。气象局一度表示八号风球在上午维持,但天鸽继续逼近时西北眼壁导致澳门多处风力飙升至暴风或飓风程度,气象局于上午10时05分改指预计澳门风力将会增强,短时间内需要改挂更高热带气旋信号[18]。此时,香港天文台的路径图显示天鸽移至大潭山总部之东南约60公里[6] 。八号风球维持不足2小时,气象局在上午10时45分悬挂九号风球,香港天文台的路径图显示天鸽移至大潭山总部之东南偏南约40公里[6]。是次为继2012年台风韦森特后,气象局5年以来首次悬挂九号风球。广泛地区刮起偏北飓风,气象局于上午11时05分表示预计澳门风力将会继续增强,会在短时间内悬挂最高热带气旋信号。气象局终在上午11时半紧急悬挂十号风球[19],当时气象局指天鸽集结在气象局总部之东南偏南约50公里,但香港天文台事后报告则显示天鸽移至大潭山总部以南只有约30公里[6]。这是继1999年台风约克后18年和澳门回归以来,气象局首次悬挂最高热带气旋信号;同时八号和九号风球皆创下自澳门采用数字热带气旋信号以来的最短纪录——八号风球仅持续1小时45分钟(但翌年即被强烈热带风暴贝碧嘉打破单一八号风球最短纪录),后续的九号风球更只悬挂45分钟便旋即改挂十号风球。

气象局同时发出黑色风暴潮警告,为2009年台风巨爵后,接近8年以来首次。多处严重水浸,包括赌场[20] ,当风力转吹东至东南风时,其风力进一步增大,导致澳门半岛西侧内港一带水位上升非常快,沿岸测站(内港、内港北及林茂塘)的水位约1小时上升1.5m。而在较内陆的测站,在上午11时20分后水位上升明显加快,水位约40至50分钟上升1.5米[11];有途人遭吹倒,亦有货车被吹至翻侧[21]。东望洋信号杆亦被吹断,3人需要疏散。来往澳氹的3条大桥中午录得平均风力已超过每小时110公里,桥上阵风超过每小时200公里[22]。西湾大桥的下层车道首次也全面封闭[23]。 在天鸽西北眼壁横扫下,澳门近乎全面吹北至东北台风[注 1],友谊大桥南站所录得的一小时平均风速达每小时132公里,成为澳门境内有纪录以来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打破由1993年强烈热带风暴贝姬保持之旧纪录(一小时平均风速为每小时124公里,于嘉乐庇总督大桥录得);不久后天鸽的风眼开始笼罩澳门,境内风势突然静止。大潭山站瞬时最低气压为945.4百帕斯卡(折算海平面气压为957.8百帕斯卡),于中午12时02分录得。由于风势强劲,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在12时45分关闭拱北边境检查站;澳门海关则在12时57分通知3分钟后会关闭关闸边检站[26],是自回归以来首次封关。直至下午3时改挂八号风球后,风力稍微减弱后,于下午3时30分才恢复关闸通关[27]。

就天鸽最接近澳门之时间及位置,港澳两地气象部门各持异见。澳门气象局事后报告指天鸽于下午1时正最接近澳门,在大潭山总部之西南偏西约40公里掠过[28];但香港天文台提供的路径图显示天鸽于上午11时50分最接近澳门,在大潭山总部之西南偏南只有25公里处掠过[6]。此外,有多个民间气象组织在按雷达数据和自行定位制作之路径图亦得出同样结论[29],证实澳门气象局报告内容错误。事实上气象局报告内的路径图确认天鸽的最接近方向为西南偏南[28],亦反映与最接近距离的数据自相矛盾,但气象局只采用每小时定位而不考虑每半小时位置,且未有修正时间定位导致出错。

断水断电多人溺毙

编辑

录得上百宗事故报告

编辑

天鸽肆虐后的台山区满目疮痍,水浸还没退却。

加思栏花园有大树倒塌压毁八角亭。

多棵大树横卧在南湾大马路。

随著天鸽登陆珠海,澳门在下午初段改受天鸽的东面眼壁影响,风向转为南至东南,友谊大桥北站录得的最高十分钟平均风速为155.2公里,最高一分钟平均风速达每小时180.7公里,最高阵风更达到215.3公里。不过其后风势明显回落,气象局在下午3时正改挂八号东南风球。气象局在下午3时半直接取消所有风暴潮警告。天鸽之后逐步远离澳门,气象局在下午5时表示将于6时半改挂较低热带气旋信号。气象局在下午6时半改挂三号风球,当时天鸽集结在澳门之西北偏西约180公里。随著澳门风势完全缓和,气象局在晚上9时半除下所有风球[30],截至8月24日早上7时,民防行动中心分别在澳门和离岛录得365宗事故报告,当中包括25宗建筑物损毁、混凝土脱落及堕下物;72宗招牌广告、檐篷、铁枝、玻璃窗坠落及摇摇欲坠;9宗棚架倒塌、71宗天线及树木倒塌;75宗被困升降机事故,当中42宗需由消防员救出。

风灾造成多人死伤

编辑

主条目:2017年澳门大停电

十号风球悬挂期间,澳门广泛地区停电,后来甚至蔓延全澳,供水亦受严重影响[31]。而气象局亦受停电影响,网页部份资讯一度停留在中午时份的资料。澳门电台发射设备在风暴中受重创,葡文频道因设备损毁,暂停广播,中文频道维持有限广播,澳广视网站一度瘫痪[32][33]。多栋建筑物玻璃爆裂,散落一地,亦有建筑物的铁皮顶盖遭掀起,铁皮碎皮随风散落满街。外港码头及氹仔客运码头因设施损毁关闭,直至翌日早上港澳海上客运陆续回复正常。当局收到876宗事故报告[1],风暴造成10死244人受伤,成为自1983年台风爱伦后,34年以来造成澳门最多人死亡的风暴。1人被强风吹倒撞墙伤重不治,1人从高处失足堕下死亡,另有1人被车撞死,肇事司机不顾而去[1],十月初五街有2人由于被困店铺地库之后由海关派出蛙人搜救送到医院后证实死亡,炉石塘亦有1名老妇被发现淹死在地铺内,另外2人于内港典雅湾停车场被洪水淹浸,海关到场后亦进行搜救工作随后该名伤者送到医院后亦证实不治[34]。在8月25日早上6时,消防在筷子基快达楼停车场地库一层搜索到一具遗体,当场证实死亡[35]。同日晚上7时,海关蛙人于沙梨头大兴街恒德大厦停车场地库第3层中发现一具男尸,在水中长时间浸泡下,该死者的遗体已有发胀情况[36]。而灏景峰地下停车场一度传出有近十人被困,但经蛙人搜查后,并没有任何发现。

风灾死亡名单

编辑

编号

死亡日期

发现日期

发现地点

死亡原因

国籍/居民

年龄

性别

简介

#1

8月23日

8月23日

澳门黑沙环翡翠广场

高处堕下

澳门

60

在黑沙环翡翠广场一座从11楼家中堕至4楼平台。送院抢救后不治[37]。

#2

8月23日

澳门南湾大马路

交通意外

澳门

49

在南湾大马路近新葡京附近遭旅游巴辗过,头部受伤,抢救后不治。肇事司机涉不顾而去[38]。

#3

8月23日

氹仔湖畔大厦

强风吹倒

中国湖北黄石

30

持蓝卡的外雇男子(外地雇员身份认别证),黄石籍驻澳部队退役军人阮班贵。在8月23日下班后,在等待回珠海期间,强风突然加大,阮班贵的公司因人手不足以应对突发重大灾害,遂派阮往增援日昇楼及房屋局离岛办事处,当得知房屋局离岛办事处两侧大门因台风损坏,随时会吹倒,阮班贵于是紧急调用沙包进行安全防护,往返途中被强风刮倒,在氹仔湖畔大厦五至六座停车场收费处头部重创,有路人表示伤者滑倒跌伤后头部撞墙,经抢救后不治[39]。

#4

8月23日

澳门十月初五日街57号雄记行水窖

溺毙

澳门

约50岁

(与#5为兄妹关系)姓袁,因店铺水浸,到地库将货物移高时,大水淹至,两人仓皇逃往铺面时,妹疑滑倒,兄折返救人,讵料双双遇难。消防局于8月23日中午接报,十月初五街57号雄记行粮食店因海水倒灌,有一名男子及一名女子被冲进店铺地库(负一层)内,于是由海关的蛙人前往上址进行搜救,及后于店铺地库搜获一名男子及一名女子,立即将两人送院抢救,及后证实死亡。

#5

8月23日

澳门

约40多岁

(与#4为兄妹关系) 姓袁,因店铺水浸,到地库将货物移高时,大水淹至,两人仓皇逃往铺面时,妹疑滑倒,兄折返救人,讵料双双遇难。消防局于8月23日中午接报,十月初五街雄记行粮食店因海水倒灌,有一名男子及一名女子被冲进店铺地库(负一层)内,于是由海关的蛙人前往上址进行搜救,及后于店铺地库搜获一名男子及一名女子,立即将两人送院抢救,及后证实死亡。

#6

8月23日

澳门冯家围

澳门

约70多岁

消防局于8月23日中午接报,一名姓冯的女子倒卧在炉石塘冯家围1-B号地铺店铺内,怀疑因海水倒灌,被困在店铺内,经消防局到场检查后,发现该名女子已死亡。经初步对尸体调查,死者身上没有发现其他可疑或可能由刑事引致之伤痕。

#7

8月24日

澳门典雅湾地下停车场

澳门

58

姓关。8月23日10时许,据悉4名典雅湾业主为防水浸,维修大厦停车场的闸门,期间潮水突然涌至,其中2名男子走避不及,被冲入停车场内。生还者立即报警,因潮水不退并不断水涨,消防等人员无法展开救援,直至下午6时许潮退后才开始搜救,消防员先进行排水,海关蛙人多次潜入停车场内搜索,其中一名死者于8月24日凌晨3时45分被发现在B1层地库。死者的家属见状十分激动,死者的儿子抱父痛哭,为父亲作心外压;失踪约16小时才被寻获,已经无生命迹象,送院后证实死亡。

经司警调查,在8月23日早上,两名死者协助停车场安放水闸时,水流急涌致使水闸被冲毁,两名死者亦被水流冲进停车场内而被溺毙,经初步对两具尸体检查,身上没有发现其他可疑或可能由刑事引致之伤痕。

#8

8月24日

澳门

58

姓黄,任职建筑工程。8月23日10时许,据悉4名典雅湾业主为防水浸,维修大厦停车场的闸门,期间潮水突然涌至,其中2名男子走避不及,被冲入停车场内。生还者立即报警,因潮水不退并不断水涨,消防等人员无法展开救援,直至下午6时许潮退后才开始搜救,消防员先进行排水,海关蛙人多次潜入停车场内搜索,其中一名死者于4时16分被发现在B1层地库。。死者的家属见状十分激动,死者被寻获后,多名亲人上前痛哭,有亲人抱着死者上救护车。失踪约16小时才被寻获,已经无生命迹象,送院后证实死亡。经司警调查,在二十三日早上,两名死者协助停车场安放水闸时,水流急涌致使水闸被冲毁,两名死者亦被水流冲进停车场内而被溺毙,经初步对两具尸体检查,身上没有发现其他可疑或可能由刑事引致之伤痕。

经司警调查,在8月23日早上,两名死者协助停车场安放水闸时,水流急涌致使水闸被冲毁,两名死者亦被水流冲进停车场内而被溺毙,经初步对两具尸体检查,身上没有发现其他可疑或可能由刑事引致之伤痕[40]。

#9

8月25日

澳门筷子基快达楼地下停车场

澳门

约30多岁

8月25日早上6时24分,民防行动中心接获消防局通知,海关潜水员在筷子基快达楼负一至负二层停车场之间发现一名男性遇难者的尸体,死者姓黄。

#10

8月25日

澳门恒德大厦地下停车场

澳门

约30岁

8月25日傍晚7时37分,民防行动中心接获消防局通知,海关潜水员在大兴街恒德大厦负三层停车场近楼梯防烟门发现一名男性遇难者的尸体。身穿深蓝色衣服的男死者,死者当时已无呼吸及心跳,在水中时间长,身体已有发胀情况,但已通知相信是遇害人士的家人。

气象局局长下台

编辑

风暴过后,皇朝区多棵大树折断

风暴过后,多棵大树压倒在高士德大马路行车线上

风暴过后, 筷子基快达楼地下车库水仍高至负一层天花

风暴过后,东京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在十月初五街向商户量度水浸高度

风暴过后第一日,美副将马路多棵大树压倒在行人路,行人只能于车道上通行

风暴过后第一日,超级市场内饮用水稀缺

风暴过后第二日,大量被水浸泡的物品丢弃于筷子基总站的垃圾站。

风暴过后第二日,市面仍然有大量垃圾。

风暴过后第二日,黑沙环马路有工程车处理棚架倒塌。

风暴过后第二日,妈阁情况

风暴过后第二日,妈阁总站情况

风暴过后第二日,西湾湖景大马路多棵树木受损

风暴过后第二日,河边新街情况

风暴过后第二日,下环情况

维基文库中与此条目相关的原始文献:

关于气象局台风预报程序及内部管理的调查报告

是次风灾于澳门激发强烈民愤,大量市民不满气象局太迟悬挂八号风球,在短时间内多次提升风球级别,令市民低估天鸽的威力,亦令市民完全没有时间作出应对措施;同时政府防风、防水浸措施和基建亦非常缺乏,无力应付风暴潮,终导致10人死亡,当中7人更是被风暴潮冲入店铺或地库停车场溺毙。

天鸽袭澳当日,澳门气象局的实时天气网页显示九澳在上午10时36分开始录得每分钟平均风力达到12级的风速[41] 。根据第77/2019号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对行政司法裁判的上诉文件显示,大潭山站、友谊大桥北峰站、九澳站在上午10时53分开始录得每十分钟平均风力超过117公里的风速;友谊大桥南峰站在上午10时57分开始录得每十分钟平均风力超过117公里的风速[42]。大潭山更于上午11时06分录得每小时217.4公里之最高阵风记录,当局亦从风暴消息报导中表示此风力已经是有纪录最强,显示气象局太迟悬挂九号及十号风球,产生不到法律规定的预警作用。

此外继2012年台风韦森特正面袭澳期间,气象局拒发黑色风暴潮警告后,天鸽掠澳时气象局亦过份延误发出最高风暴潮警告。气象局的预测和天气报告早于上午10时已经预料内港有高出路面1米的水浸,但一直只是维持较低级别的红色风暴潮警告;至悬挂最高风球之际,才同步发出黑色风暴潮警告,此时澳门广泛地区已经出现严重水浸,内港、筷子基一带沿海路段,水浸更加足以淹没整部私家车。

政府首场记者会解释 舆论压力引致局长下台

编辑

8月23日晚上,澳门特区政府召开跨部门记者会。气象局局长冯瑞权在这次记者会中表示此次天鸽是“一个特别的台风”,一切“按照正常和一般程序进行”[43]。而社会大众都归责于气象局通报机制落后,冯瑞权表示“若市民需要”可作道歉,记者追问有关问题时,他再就发放信息不足作郑重道歉,但会否引咎辞职则未有回应[44]。网民一面倒指气象局局长冯瑞权草菅人命,为了令各大娱乐场于早上8时顺利换班,才把八号风球推迟至上午9时悬挂,使近8500人联署要求他下台[45]。冯瑞权解释,天鸽吹袭前一日下午绝大多数预报中心的预测路径均在香港以东登陆,又指当日早上到香港以南或东南时突然转向北面并迅速增强,才导致讯息延迟,这是绝少数台风会在登陆前这么快增强,且在那时形成了强台风,因此在考量相关变数下,已即时加强台风信息发布,包括气象局已于22日发出红色风暴潮预警等[46]。不过22日下午2时主流官方气象部门皆已改为预计天鸽会在珠江口以西登陆,且翻查澳广视网站纪录,气象局在风暴抵达前一日下午已经预测天鸽将正面吹袭澳门,气象局理应有充足时间改挂更高风球。

政府次场记者会解释 舆论压力引致政府追究局长

编辑

最终气象局局长冯瑞权下台,澳门政府在24日下午6时半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会前台上多名政府官员先向风暴期间的死难者默哀1分钟[47];记者会一开始,行政长官崔世安就马上公布,冯瑞权已向他提出以私人理由请辞,并获接纳[48];而政府各机关、边境口岸、对外海空港口及驻外办事处的区旗于25日下半旗致哀[49]。起初曾有舆论认定冯瑞权是遭到问责下台[50],但旋即有网民指出,由于冯瑞权没有触犯刑事罪行,且实际上无异于申请提早退休,按照制度可“咬长粮”(享有长俸)。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此问题连番追问特首,并未得到正面回应证实或否定该言论,但崔世安指不排除向冯瑞权展开纪律程序。冯瑞权随即于风灾过后不足1星期,在8月29日申请退休、至9月13日获批[4];随后终由政府证实冯瑞权退休后,即使遭受最严重的撤职处罚,也只能按机制以停发退休金4年代替[51]。此项公职法被揭有问题后,更多的舆论认为是冯瑞权预料自己将会遭到纪律程序追究,为避免自己在职时被革职以致终身丧失退休金,从而申请提早退休。

受天鸽事件影响下,民意调查中心发布,澳门居民对行政长官崔世安评分有所下降,2017年9月份评分跌至46分,为全年最低,但在两个月后已重返50分以上[52]。然而,保安司司长黄少泽在立法会上强调,行政长官在天鸽风灾期间已尽了最大努力协调,做了很多指挥工作,形式上虽然没启动紧急事故应变委员会,但参与人员的层级高于委员会。在因天鸽悬挂八号风球后,行政长官至凌晨2时一直驻守在氹仔的民防中心指挥,救灾期间一日开4次会,不断协调统筹五司相关部门,从未停顿,行政长官已尽了最大努力。认为行政长官没处理没指挥是错误的说法,只因行政长官低调,没有公布[53]。

成立检讨重大灾害应变机制暨跟进改善委员会

编辑

行政长官崔世安在政府公报刊登批示,设立检讨重大灾害应变机制暨跟进改善委员会,以提出未来应对危机处理的整体规划,加强处理危机的协同效应,提高应对能力,该委员会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成员包括5名司长,警察总局局长及海关关长,并且可设立多个专责工作小组并邀请专业人士、专家学者,以及社会人士参加工作。批示指出,委员会检视现行危机处理机制,尤其会包括气象预报、民防工作的统筹、信息发布的协调,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状况[54]。澳门廉政公署亦在8月28日作出批示,对气象局有关台风预报程序及内部管理展开专案调查。尤其是气象局前局冯瑞权在完善预报程序、改善内部管理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并将有关调查结果依法呈交行政长官。同时会将报告向社会公布。廉署指2016年台风妮妲吹袭澳门时,廉署已收到不少投诉,质疑气象局不悬挂八号风球的决定。经过当局调查,气象局在台风预报程序、所采取的标准及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当时已向气象局领导层提出改善建议。廉署表示,这一次天鸽袭澳再收到大量投诉,质疑气象局的预报。早于《2016澳门廉政公署工作报告》中,廉政公署披露冯瑞权于2014年将部分权限转授予该局副局长梁嘉静,包括“批准假期”、“超时或轮班工作”等“转授予”梁嘉静,但是转授权的批示并未依法得到上级确认及在《特区公报》上对外公布,有行政违法之嫌。冯瑞权承认曾签署有关批示,解释旨在厘清副局长权限,而非授权。廉政公署对冯瑞权上述讲法表示感到诧异,表示“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该内部批示皆为典型的转授权批示,普通人从字里行间也能得出局长透过该批示将权限转授予副局长的结论”。又指冯瑞权亦曾于2000年和2012年作出过类似的转授权批示,同样未依法得到上级确认及在《特区公报》上公布,认为冯瑞权发批示本身已构成行政违法,而副局长依据有关批示所作出的决定亦属违法[55]。廉署指出,公共部门面对监察机关的调查或公众、传媒的质疑,应该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该解释的解释、该澄清的澄清,但当事实清晰、证据确凿时,若继续坚持己见、拒不认错,甚至砌词狡辩,不仅无法及时纠正错误,而且会耗费行政资源。因气象局一直否认事实,导致廉署前后索取了超过800页的文件,花费8个月才完成调查[56]。

廉政公署在10月19日完成《关于气象局台风预报程序及内部管理的调查报告》并呈交行政长官崔世安和对外公开,指没有证据显示证实气象局对妮妲及天鸽的预报工作违反相关领域的法例或法定程序,亦无证据显示气象局悬挂热带气旋信号的决定受到任何外来因素影响;但直斥热带气旋预报的内部流程和指引急需完善,人力资源及设施管理有待改进,气象局领导对此责无旁贷。廉署更揭发应对风暴袭澳时的决策根本并非如冯瑞权先前所指,所有决定均经气象局领导、相关主管和气象技术人员进行会商,共同详细讨论热带气旋的最新形势和对澳门影响后才作出,而是依赖冯瑞权的个人判断和决策;冯瑞权在非办公时间更只会在家中透过网络监察风暴数据、资讯,由副局长电联冯瑞权单对单汇报,冯瑞权作出悬挂风球决定后再电话联络当值预报员发布相关消息,然而副局长梁嘉静过于轻视天鸽威力,在8月23日早上6时前,气象处处长邓耀民告知梁嘉静,悬挂八号风球不能迟于早上9时,希望在早上6时前可向外公布,唯梁嘉静还未决定悬挂八号风球的时间,故于早上6时08分, 气象局发出9时前将考虑改挂八号风球的信息,并且在早上6时半对著雷达图表示“这个大眼仔无风的”,不需增加人员帮忙,之后便离开了预报中心。气象处处长邓耀民曾与前线同时商讨有关风暴潮警告的发出,他们都觉得可能需要改发黑色风暴潮,曾透过电话与嫌疑人梁嘉静谈及这问题,但获回复稍后再看情况而定,因此漠视了下属的建议[57]。即使在8月23日天鸽直袭的早上,冯瑞权赶回气象局总部后,亦只直接进入局长办公室,未有到气象监察中心向前线预报员了解情况,因为他认为预报员的经验比领导主管少,分析不一定到位。廉署狠批冯瑞权没有驻守气象局总部严阵以待的做法,与市民期望相去甚远,“居家决策、遥控指挥”的方式与其他气象部门有极大落差,一旦有任何意外发生,随时会造成晚挂风球甚至漏报,严重威胁澳门市民生命安全[58][59]。事实上冯瑞权未有通宵留守气象局的做法,与对岸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及其团队的处理方式亦形成强烈对比,引来气象爱好者对冯瑞权的猛烈和严厉谴责。岑智明于风暴过后在Facebook透露“连续40小时通宵与天鸽搏斗”,长驻天文台总部预报中心与团队并肩作战[60][61][62]。

成立风灾专案调查委员会 改革风球悬挂标准

编辑

继廉政公署后,由行政长官崔世安宣布成立之风灾专案调查委员会紧接于11月公布调查结果,直斥气象局时任局长冯瑞权与副局长梁嘉静失职及违规,应承担纪律责任,已呈交行政长官崔世安并展开纪律程序[3],但基于纪律程序之保密原则,不能把具体失职及违纪事项即时公布,而建议惩处亦未透露[3]。风灾事隔大半年后,特首崔世安终在2018年4月11日宣布对冯瑞权及梁嘉静两人之纪律处分,冯瑞权遭到革职,而梁嘉静则被停职130日[4]。然而冯瑞权在2017年9月13日获批准退休虽因程序出错作废,但随后他仍在11月27日成功声明退休,使他的惩罚一如所料,按机制大大减低至仅被罚停收退休金4年,未能平息风灾引发之公愤[4]。在澳门政府公布对冯、梁二人的处罚后,气象局亦宣布多项改革措施,包括根据由2018年4月16日起生效之《第61/2018号行政命令》,改以较宽松的10分钟平均风速取代过严的每小时平均风速为悬挂热带气旋信号标准、修改九号风球定义为与香港之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一致、放宽十号风球定义至不再要求台风中心必须横过澳门、增设“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等级[63],与香港天文台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看齐,以及由该年6月12日起,把风暴潮警告系统由三级制增至五级制[64]。

后来,行政长官针对有关冯瑞权的纪律违反事实在2021年3月3日归档,原因在于多项证明天鸽快速增强是不寻常及不可预见的情况。但无论如何,基于气象局于2017年8月23日凌晨所持的预测数据,以及悬挂风球决定时所考虑过的预测数据,是不能预测结果是会这样的。亦是因为未能预计其显著增强,造成了风力于比冯瑞权及梁嘉静两人预期的时间更早便以超过62公里/小时的风速吹袭澳门。倘造成吹袭澳门的风速于早上9时达八号风球的最低值之因素是台风天鸽的快速及显著增强的话,以及是无法预计的话,则得出的结论是,就悬挂八号球的预测上,冯瑞权及梁嘉静两人没有违反热心义务。因为总不可能要求预测一些无法预见的事情,更不能基于此要求而作出纪律性质的责任追究 (无论如何,虽然八号风球于8月23日早上9时悬挂,但与民防及与公众发布的讯息均于8月23日早上约 7时进行。即是在风球开始以达至超过62km/h 的速度吹袭澳门前的约两小时已作通知,已遵守第 16/2000 号 行政命令第二点第二段(三)项的规定,气象局亦根据规定,“预先提供所需的气象资料,以便采取可能影响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常生活的特别措施, 而该等措施并不直接倚赖上述预测信号”,至于十号风求,倘认为十号风的悬挂属迟延的话,那么,上述分析对悬挂十号风的决定同样适用。可以肯定的是,第 16/2000 号行政命令并没有规定风球需最少提前多少时间悬挂,亦正如证人香港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所言,九号及十号风球只具资讯作用,因为,所有的预防措施应在通报悬挂八号风球的时候已经作出。因此,结论是,在答辩阶段采集的证据足以推翻控诉书就悬挂风球方面第77/2019号案第66页面的指控。另外,在台风天鸽吹袭澳门期间,对于预测水位因风暴潮而上升方面,冯瑞权及梁嘉静作为气象局的局长及副局长,由于没有以应有及可有的小心、谨慎及积极迅速的方式行事,而造成未能以应有及预期的效益执行职务。过错违反《公共行政工作人员通则》 第279条第2款b项及第4款所指的热心义务;根据第15/2009号法律《领导及主管人员通则的基本规定》第1条第2款及第11条第1款的规定,因而经综合考虑后认定嫌疑人冯瑞权的适当、适度及公正的纪律处分是180日的停职处分,而嫌疑人梁嘉静的则为60日的停职处分,就嫌疑人冯瑞权的情况,由于已退休,按《公共行政工作人员通则》第306条第1款的规定,其停职处分由丧失相等于停职期间之退休金代替[57]。

出动解放军救灾

编辑

驻澳解放军正在把垃圾搬运至货车上

驻澳解放军在下环一带休息

大量驻澳解放军军车在街头上行驶

警察协助处理搬运垃圾

官民共同处理搬运垃圾

在天鸽吹袭后,澳门市面一片狼藉,到处有树木倒下横卧行人路和马路,垃圾堆积,居民和商户至24日仍未全面恢复水电供应[65],部分酒店、公寓和餐饮服务受影响,也面临物资短缺,道路未完全恢复通车。不少居民和社区组织发起义工行动,共有6万名澳门市民自发到街头清理杂物、断树等[66]。澳门基金会决定向死者家属、伤者及因台风家居受损毁、被停水停电影响的家庭发放四种紧急慰问金和补助金,并筹集10万支樽装水应付缺水危机,预算金额13.5亿澳门币[47]。

8月24日傍晚大约近六时有市民于《澳门道路情报》发帖提出讨论 由于警察人手不足,“解放军为人民服务”希望解放军协助澳门救援,同时亦担心将再受强烈热带风暴帕卡吹袭,令灾情雪上加霜。有见及此,澳门特区政府宣布为加快恢复社会秩序,减少风灾带来的各种危害和影响,行政长官崔世安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的规定,提请驻澳解放军协助救援,获中央政府批准[67],于8月25日早上09:00时,驻澳解放军于稍早接获通知,从军营开车驶进澳门灾后重灾区协助澳门政府展开救灾工作,这属港澳回归以来首次有解放军参与特区的救援工作[68][69]。驻澳解放军随即按中央军委命令投入救灾,共出动1千人到澳门市内各处大街小巷进行清理杂物和垃圾等工作,有居民表示欢迎,相信能够加快清理进度[70][71]。澳门立法会议员郑安庭指解放军的救援能使“昨日的十分一成果,增加到十分十”,但他担心“垃圾山”堆积将引发卫生问题,他批评政府在事件上反应非常慢,于台风预警及灾后处理上问题重重,反映背后政策及机制不足,而且多年忽视澳门市区重建问题[72]。本身是澳门人的香港大学理学院讲师陈志宏亦指责澳门政府当局延误救援,风灾造成各处缺水缺电,在自称经济繁荣的澳门却无建立到一个高质量及现代化的救援机制让市民感到愤怒,并指当局“派钱文化”以纾缓市民不满,未能有效解决问题,令人遗憾[73]。

救灾期间,驻澳解放军多人出现中暑情况需要送院,更有人抽搐气喘[74]。军医亦不时穿梭澳门街道,将解放军伤员抬走治理[75]。驻澳解放军随后承认轻视灾情,由于杂物经海水浸泡后发出恶臭,而清理大量垃圾消耗体力大再加上空间狭小,引致多宗解放军不适送院事故[75]。网上亦有恶意造谣驻澳解放军打死澳门市民,澳门政府严厉谴责[76][77]。8月27日早上强烈热带风暴帕卡吹袭前,驻澳解放军完结救灾任务返回驻地[78][79]。驻澳解放军向澳门市民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并认为澳门政府和市民能够战胜自然灾害[78][79]。然而,由于澳门市民持续将新垃圾弃置街上,澳门街头在驻澳解放军撤离后仍有不少大型垃圾要由警员清理[80][81]。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上致电澳门特首崔世安致以慰问,并向对方表示待风灾善后处理完成后,港澳两地专家能在城市管理,特别是防止水浸方面加强交流[82]。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就表示,关注澳门受天鸽影响,指港澳情同兄弟,如澳门有需要,香港乐意提供协助[83]。有香港和澳门两地市民自发到前往澳门渡轮的上环信德中心设置救援物资收集站收集物资、干粮、樽装水和急救用品[84][85],至晚上已收集得600箱捐赠物资,分别以水路和陆路送到澳门[86]。

海事及水务局称,为保障相关地区市民供水安全,同时减少居民取用消防用水,特区政府已向广东省人民政府借用20辆临时供水车,在8月26日下午起陆续到澳门各区为市民提供服务。连同澳门的3辆临时供水车,届时将共有23辆临时供水车服务,预计可于下午起陆续到澳门各区为市民提供服务。临时供水车的服务地点包括石排湾公屋群、金峰南岸、氹仔黑桥、白马行、海洋花园(七潭)、氹仔创福豪庭、下环街、鹅眉街[87]。